安康市开发3000余名河长制护河员公益专岗
日前,安康市共开发护河员公益专岗3000余名,有力促进河道环境持续向好,有效解决当地贫困劳动力脱贫,确保河长制落地生根,一江清水永续北上。
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,安康不断探索创新河长制工作机制,4月份建成市、县区、镇办、村社区四级责任单位的工作体系。近日印发《关于全面建立护河员制度的通知》,按一河一村一员要求,将5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全部纳入护河员制度管理。通过开发护河员公益岗位,从而在全市形成了“河长+责任单位+护河员”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。
为确保护河员及时上岗履职,市人社、财政、扶贫、河长办下发《关于开发护河员水利公益专岗的通知》,进一步细化任务和工作要求,进行工作指导。同时为方便护河员就近履职护河,促进解决当地贫困劳动力脱贫,该市明确从三个方面对护河员进行择优选用。即从河流流经地镇办、村(社区)中选择;有一定文化基础、社会责任心强、身体素质好、热心公益事业;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或就业困难人员。人员实行一年一聘、绩效考核,平均年薪5000元。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管理体系,规范抓好护河员聘用、培训教育、补贴兑现、考核监督等日常管理工作。落实护河员主要任务为:天天河边看,勤把垃圾捡,大事不出村,小事报个信,确保河水清,保证河永净。
按照计划,全市护河员将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招聘培训正式上岗。目前,白河、汉滨、旬阳、紫阳等县区率先推进,部分护河员经过培训已上岗履职。白河县结合河长制信息化管理试点工作,将护河员纳入移动APP管理,为118名护河员配备对应编号的工作服、智能手机和防水袋,方便护河员第一时间拍照上传河道信息和报告违法行为,并召开培训会,集中开展了河道垃圾杂物清理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