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陕豫三省联合打造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幸福河
7月9日,湖北省十堰郧阳区、陕西省商南县、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流域联席会议在郧阳区召开。三县区政府领导共同签订了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,发出丹江管理保护联合倡议书,共同守护丹江水库一库净水。
丹江发源于陕西商洛市西北部的秦岭南麓,经陕西、河南、湖北三省,在丹江口市注入丹江口水库。为了进一步加强跨界河流协同治理,打造良好水环境,陕西省商南县、河南省淅川县和湖北省十堰郧阳区共同协商,建立丹江流域协同治理和联合管护机制,由三县区人民政府牵头,水利、公安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,共同开展河长联巡工作。
每年5、11月份,由两岸三地河长办牵头组织,三地河长、河警长参加,对丹江开展联合巡查变“最后一公里”为“多走一公里”,共同督办整改跨界河流问题。开展河流联防工作,加强河流信息互通,建立工作微信群,每季定期共享跨界河流水质水量、水旱灾害预报预警,环境风险隐患点等监测信息。由三地河长办牵头,积极推动跨界河流联合编制“一河一策”、年度工作清单、让一张清单管上下游、左右岸;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联合会议,形成会议纪要,部署重点任务。共同开展河流联治工作,由三地河长办牵头,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、“清四乱”、退捕禁捕等专项整治行动,推动丹江水质稳定达标。积极引导和凝聚两岸三地社会各界、民间河长、广大群众,共同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河流管护,增强公众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。
联席会议发出联合倡议书,三地各级党委、政府要压实河长责任,强化部门联动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,共同保护水资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环境、修复水生态,把丹江河打造成一条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幸福河!
联席会议在郧阳召开,会上,三地政府领导就建立“联巡、联防、联控、联治”工作机制表态发言,并通过了《丹江流域联合保护倡议书》,三地领导在联合保护倡议书上签字。
会议期间,三县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实地参观了郧阳刘洞境内丹江河堤治理“三长”制度和划界确权工作现场。
丹江发源于陕西商洛市西北部的秦岭南麓,经陕西、河南、湖北三省,在丹江口市注入丹江口水库。为了进一步加强跨界河流协同治理,打造良好水环境,陕西省商南县、河南省淅川县和湖北省十堰郧阳区共同协商,建立丹江流域协同治理和联合管护机制,由三县区人民政府牵头,水利、公安、生态环境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,共同开展河长联巡工作。
每年5、11月份,由两岸三地河长办牵头组织,三地河长、河警长参加,对丹江开展联合巡查变“最后一公里”为“多走一公里”,共同督办整改跨界河流问题。开展河流联防工作,加强河流信息互通,建立工作微信群,每季定期共享跨界河流水质水量、水旱灾害预报预警,环境风险隐患点等监测信息。由三地河长办牵头,积极推动跨界河流联合编制“一河一策”、年度工作清单、让一张清单管上下游、左右岸;每年定期召开一次联合会议,形成会议纪要,部署重点任务。共同开展河流联治工作,由三地河长办牵头,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、“清四乱”、退捕禁捕等专项整治行动,推动丹江水质稳定达标。积极引导和凝聚两岸三地社会各界、民间河长、广大群众,共同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河流管护,增强公众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。
联席会议发出联合倡议书,三地各级党委、政府要压实河长责任,强化部门联动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,共同保护水资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环境、修复水生态,把丹江河打造成一条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幸福河!
联席会议在郧阳召开,会上,三地政府领导就建立“联巡、联防、联控、联治”工作机制表态发言,并通过了《丹江流域联合保护倡议书》,三地领导在联合保护倡议书上签字。
会议期间,三县区政府等相关领导实地参观了郧阳刘洞境内丹江河堤治理“三长”制度和划界确权工作现场。
[打 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