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镇巴县采取多种措施持续保障全县农村饮水安全。
一是多轮次排查补齐短板。开展春季敲门入户全覆盖、水质提升大排查、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等多次大排查,对排查发现的水源、工程、水质、管护等方面问题,及时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问题整改台账,逐项制定整改措施、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、完成时限,定期通报追踪督导整改销号,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闭环。
二是多频次检测监测保障水质安全。县卫健、水利部门、镇(街道)共同建立水质监测联动机制。今年以来,县疾控中心、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、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先后针对全县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,开展了丰枯水期水质监测、43项管网末梢水常规指标检测和水源水常规5-6项检测采样工作,对不合格水质及时指导整改达标,出具合格水质监测报告。
三是多形式培训提升管护技能。一是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“百日攻坚”行动观摩会,对全体县级领导、相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、各镇(街道)主要负责人、部分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、水管员代表进行水质安全方面培训。二是县水利局领导、技术员分片区深入各镇(街道)供水工程现场,对全县镇(街道)村领导、干部、水管员现场开展供水工程管护、水质检测采样、消毒设备维修使用等技能培训。累计培训各级领导、干部、水管员950人次。
四是全方位应急确保饮水安全。印发《镇巴县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》、开展陕西省2023年度山洪灾害防御演练、建立县级应急抢修物资库。督促镇(街道)修订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、组建应急抢修队伍。“7.01”暴雨洪灾,对受灾严重的赤南、仁村、渔渡3个镇,及时启动应急抢修预案、出动应急送水车送水,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快速恢复临时供水。
五是不断健全管护机制确保长效运行。制定印发《县镇(街道)村(社区)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责任清单》、在县政府网站公开《2023年度农村饮水安全管理“三个责任人”名单》,出台《农村供水领导小组关于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》及《农村供水领导小组关于健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》,建立长效机制。